在制作蠟手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?!疽匀紫炇窒裨O備為例】
1 準備蠟塊、色精
首先準備白色的蠟塊,如果需要其他顏色,可以在白色的蠟液里加入色精,色精有黃、紅、藍、綠色等。
2 化蠟
化蠟是蠟塊熔化的過程,操作臺上有四個水箱,高度為25厘米左右,其中有一個水箱是裝有水的,叫保溫箱。插上電源后保溫箱的水被燒熱,而其他的三個水箱通過這個水箱來受熱,進而對蠟塊進行熔化。
初次化蠟需要2到3個小時,注意最高溫度為110度。
3.1 確定手型
首先要確定蠟手的造型,常見手型有v型、ok型、蘭花指三種,制作師可先觀察對方的手型,引導其做一些相對簡單的動作并確定適合的手型。
3.2 涂潤膚油
確定手型后,把手伸進冷水箱里,感覺至手部冰涼時抽出,然后在手上擦抹潤膚油。擦抹潤膚油的目的是為了在蠟手成形后方便脫落。
涂抹的時候要用力均勻,薄厚一致,涂抹范圍到手腕以上兩寸為好。
注意:要將手部的細枝末節處都涂抹到位,尤其是指甲的內外以及手指交叉處。
3.3 冰水浸泡
手部涂抹潤膚油完畢后,將手完全沒入冰水中浸泡6至7秒,當有冰涼感覺時,就可以拿出水面,放入蠟池中進行第一次浸蠟。
3.4 第一次浸蠟
浸蠟深度超過手腕4厘米左右,然后快速收回,如果有燙的感覺要馬上放入冰水中進行冷卻,等待兩秒鐘后再拿出。在冰水中冷卻的位置保持在手腕的3厘米處,位置如果太低,腕部的蠟膜就會得不到冷卻,在最后脫模的時候就很容易裂開,從而出現殘次品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:第一次浸蠟的時間不宜太長,否則會燙傷手部。手腕也不能彎曲,因為蠟還很薄,容易裂開。
3.5 多次浸蠟
蠟手有一定的厚度,而這個厚度是通過反復浸蠟操作來實現的,所以在第一次浸蠟后需要重復操作,一般是三次浸蠟。
再次浸蠟的時候,浸蠟深度不能超過手腕3厘米處,要慢放快收。
繼續放入冰水中,當手有冰涼感覺時,可以試著摸一下蠟膜的硬度,如果比較柔軟,就需要再在冰水中浸泡幾秒鐘,此時,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為了脫模時操作便利,保持腕部蠟的柔軟度,浸水深度保持在大拇指處就可以了。
還有一個技巧,為了配合后續的脫模工序,當手部有緊致感的時候,手指可以輕微動一下,讓空氣跑進去,當看到有白色的氣泡時就可以了。
3.6 脫模
脫模時,用一塊毛巾敷在蠟手上,然后輕輕開始松動,松動應從手腕開始,慢慢的松到指頭。松動的目的主要是讓更多空氣進入蠟手,當空氣將皮膚與蠟分離后,模具便會自動與手部分離。在松手指時不要太用力,尤其是到手指端的位置。
最后脫落時,制作師抓住蠟手的腕部,需要對方的適度配合,輕輕轉動手腕,要盡量放松,制作師慢慢往外拉。不能用力過猛或者抽動太快,防止產生裂紋或者是因為空氣沒有充分進入而產生憋氣的現象。
3.7 矯正、包裝
蠟手脫出以后,需要稍做修整。
用剪刀剪去腕部多余的部分,如果在操作過程中蠟手變形了,可以借助手本身的溫度將其軟化并矯正。
蠟手矯正后還需要包裝,包裝前需要對蠟手底部進行處理。
將蠟手底部放入蠟液中浸泡至軟,底部浸蠟深度為1厘米,取出蠟手,將浸蠟部分向內卷曲,整平,這樣,底部變得堅實、牢固。
最后,再給蠟手配置合適的底座,裝入包裝盒內,至此,蠟手的制作全部完成。
4 實心蠟手的制作工藝
實心蠟手/石膏手的制作比較簡單,它是在空心蠟手的基礎上,將石膏漿或帶顏色的蠟液灌注至空心蠟手模具中,凝固后,將外面的一層蠟膜輕輕撕掉即可。